广西新闻网 > 通讯员之家 > 最新报道 > 正文 |
玉林师范学院组建“红木棉边境行”实践团赴宁明开展教育助学活动 |
2025年05月01日 13:16 来源:广西新闻网 编辑:潘晓明 |
志愿者正在上课。王杨 摄 广西新闻网玉林4月30日讯(通讯员 李欣怡 刘华秋 李书顷 陈木兰)4月,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“红木棉边境行”实践团,以“兴边”为着力点,依托“红色+民族+边关”等特色资源,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活动。60多位学生志愿者通过“集中+分散”“理论+实践”相结合的模式,深入崇左宁明县各乡村中小学,用所学开展教育助学。 “红木棉边境行”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忱,奔赴崇左市宁明县21所乡村中小学,开启了为期20余天的顶岗支教之旅。为了给边境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优质的教育,志愿者们在出发前做足准备。他们深入研究教材,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,精心设计教学方案,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、活泼的游戏和直观的实验。在课堂上,志愿者们不仅认真传授语文、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,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,开展手工制作、心理团辅等特色课程。没有专业的教学用具,他们就就地取材;缺乏教学经验,他们就虚心向当地老师请教。志愿者们用耐心和爱心,为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,让教育的薪火在边疆传递。 在顶岗支教之余,志愿者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以“红色教育线、民族团结线、国家安全线、科学普及线”为支线,围绕爱国主义教育、民族团结教育、国家安全教育、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内容,开展“木棉花开”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系列活动百余次,活动范围覆盖宁明县13个乡镇,21所乡村中小学以及七百多位边境中小学生,学生们在有趣生动的活动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。 “红木棉边境行”实践团队组建教育观察小分队,在支教期间,他们深入课堂、校园,以问卷为笔,访谈为墨,细绘广西边境乡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同时,亦关注乡村教师成长,倾听心声,共谋发展,为教育耕耘者点亮职业灯塔。此番调研,不仅深化了志愿者对边境基础教育的理解,更汇聚了提升教育质量的智慧之光,为边境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 2024年以来,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,用好广西边境地区特有思政教育资源,组建“红木棉边境行”实践团队,组织师生奔赴广西边境8个县、市、区开展系列实践交流活动,服务范围覆盖40余所中小学以及五千多位边境中小学生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为边境地区教育振兴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贡献青春力量,让青春之花在祖国边疆绚丽绽放。 |
|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|